
2021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丛书2021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0-12-14分类:综合资讯浏览:37评论:0
本报讯 高考40年学术研讨会暨《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19)》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并就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发展与改革展开了学术研讨。《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蓝皮书之一,该书由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现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担任主编。《中国高考报告》系统解读高考政策、剖析高考要点、反映高考改革趋势,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政策分析,力图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专业、前沿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是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南。《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19)》全面梳理总结了40年来高考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巨大成绩。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1960年出生的人口开始计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在京举办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基本的运算能力太差、识图和作图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转化能力不足、解题的目的性不强。”谈到目前高考生在数学方面的不足时,张教授如是说。针对这一现象,他建议考生在临考的最后冲刺阶段,以《考试试题》为标准,精选符合高考性质、高考内容以及高考试卷结构和题型的模拟试题。每做完一份试题,都要写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丢了多少分,丢分的知识点,怎样补救和时间的分配四方面内容。通过这样的报告来了解自己对高考数学的技能技巧、思想方法等方面掌握的程度,并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最后的补救。
《名师导学•高考二轮总复习》丛书编著者既有资深的新高考研究专家,又有长期从事高三 教学的特、高级骨干教师。他们依据多年来对高考特别是新高考的研究,结合长期积淀的丰厚教 学实 , 将此丛书打造成新高考二轮复习辅导书中的精品 。
所谓综合评价招生,就是进行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综合考量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分数要求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综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院校范围。
综合评价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型招生模式,是对现行统一招生录取的一种重要补充。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测评估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1:3:6)折算成综合分,择优录取。
随着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除率先改革的上海、浙江外,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高考改革大军,新高考将于2020年在全国全面铺开。根据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进行选科选考,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评价方案,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择优录取的评价方式。
上海“新高考”的另一亮点,是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考生在面对高校选拔录取时,拿出的成绩单不再仅是由高考各科目分数相加而成的总分,还同时有一份完整的、客观记录高中三年表现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江苏省11所省属高校今年继续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和浙江“三位一体”方式类似,江苏将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入选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综合资讯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