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间:2022年6月7日 - 2022年6月8日
祝各位考生,学业有成,考上理想的学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河南高考 > 正文
获取高考资料联系方式

2021河南高考还改革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3-27分类:河南高考浏览:94评论:0


导读:科目分值不变,减少了现行的“文综”和“理综”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将会进一步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语文考试科目有三门...

科目分值不变,减少了现行的“文综”和“理综”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将会进一步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语文

考试科目有三门

外语

数学

外语

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增加听力考试内容

考生的总成绩

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含外语听力)3个科目成绩

高中学业水平3个选考科目考试成绩。(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由学生自主选择3科。)

合格性考试

(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高中所有学习科目的必修内容,学生要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选考科目

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考试范围覆盖所选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

(三)考试时间

合格性考试:每年安排一次,在每学年上学期期末开考,考试覆盖所有科目。学生可在高二、高三阶段各考一次(含补考)。

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期末,随6月统一高考一起考试,在高考三个科目(语数外)考试之后进行。选考科目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四)考试次数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同一科目的两次合格性考试、一次选考科目考试。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省外转入的学生、往届生和社会人员参加高考,须参加我省组织的选考科目考试。

(五)考试成绩

合格性考试成绩按人数所占比例依次由高到低分为

A B C D E 五个等级。

选考科目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

A B C D E 各等级人数占比依次为:

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原则上比例不超过5%。

A 15%

B 30%

C 30%

D+E 25%

A 15%

B 30%

C 30%

D+E 25%

合格性考试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方可获得相应选考科目考试资格。

■政策解读

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改革的重点是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

另外,合并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让学生从兴趣和特长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是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从2017年起,我省将把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

改革前,有没有过渡政策?

从2016年起,将平行志愿投档的范围由普通高考录取第一批、第二批扩大到本科三批和专科普通录取批次(提前批艺术、体育、军事等除外),降低考生报考的风险,提高志愿满足率。从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

■未来发展

具体方案2018年公布

据介绍,教育部批准河南等17个省(区)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具体的改革方案将于2018年向社会公布。另外还有增加我省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农村学生升入重点高校人数,减少和严格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缩小地区、城乡和校际之间招生差距等。

《河南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实施方案》已于去年发布,接下来,我省将有序出台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改革方案。

分类考试将成高职高专招生主渠道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含技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改进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办法并逐步扩大其招生规模。2017年以后,分类考试招生将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学生仍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义务教育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在义务教育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办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化解择校入学矛盾。

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实行将优质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办法,且分配名额不得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比例;完善中招制度,规范中招行为。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