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高考身份验证机培训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5-27分类:广东高考浏览:130评论:0
我校是一所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经、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
学校拥有四个校区: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和寸金校区,总占地面积4800亩。
学校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学习和工作的理想场所。
学校下辖水产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寸金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直属体育系。
现有59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八大学科门类;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个专业学位点,涉及农、工、管、理、法五个学科门类; 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25人,具有正高职称114人,副高职称360人,拥有中级职称者5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2人、硕士学位者53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3人。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多人(不含独立学院学生),其中本科生1.5万余人,研究生300余人。
学校办学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49万㎡,教学科研设备值1.43亿元,固定资产值12.3亿元,图书馆藏书147万册。
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学校目前拥有一批科学研究基础扎实、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其中尤以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海洋经济等学科最具优势和特色。
拥有包括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现代生物化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计算机控制与通信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在内的40多个实验室,拥有水生生物博物馆等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学校设有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食品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WTO研究中心和全国高校唯一的珍珠研究所等35个科研机构。
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沿海市县干部培训基地和一个省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亦设在我校。
学校“十五”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738项,总经费达4980万元。
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108项,厅局级项目262项,横向项目126项。
鉴定成果36项,获得各级科技奖励49项,其中省部级8项,市厅级41项,出版专著29部,发表学术论文2438篇;申请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
高位池养虾、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沉箱养鲍、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杂优水稻育种以及应用基因抗水稻病害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广东省教育局电话号码多少
电话:(020)37626346 地址: 农林下路72号机构职能:(一)贯彻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拟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规划、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布局调整,负责教育事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发布。
(三)负责省级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同有关部门拟订筹措教育经费、教育拨款、教育基建投资、教育收费的政策,监督、统计各地教育财政拨款的投入、执行和使用情况,指导学校的基本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
(四)综合管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负责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关管理工作,指导全省成人文化教育、社区教育、职工教育和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
(六)综合管理高等教育,指导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审核高等学校设置、更名、撤销和调整,组织实施国家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
(七)负责教育系统科学研究的规划、指导工作,指导高等学校各类科技工作,指导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指导产学研结合和相关科技产业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奖学、助学和勤工俭学工作,指导学校后勤工作和校办产业工作。
(八)牵头负责监督检查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情况,负责督政、督学工作,依法组织教育执法,督导、检查各地履行教育职责和巩固提高“两基”工作,负责组织和指导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督导检查和验收工作,负责教育评估工作,对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行检查、监测。
(九)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指导各类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导学校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装备、实验室和图书馆建设,组织审定教材和教学用书及资料,负责教育系统政府采购监管工作。
(十)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并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和各类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参与拟订有关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和计划,指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和已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广东科技学院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是什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号)有关精神及广东省招生考试相关文件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全称:广东科技学院 第四条 学校国标代码:13719 第五条 学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西湖路99号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专科(高职) 第七条 办学性质: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八条 办学类型:全日制 第九条 学校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第十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本科、专科(高职)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生基本要求时,准予毕业并颁发广东科技学院毕业证书。
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广东科技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一条 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有关招生工作政策,负责制定招生章程、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确定招生规模和调整学科招生计划,领导、监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 招生办公室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处理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的日常事务。
第十三条 学校设立由学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招生监督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在录取期间成立信访组,安排专人负责考生的信访、申诉、投诉处理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四条 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均以生源省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第十五条 在广东省,学校本科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二批次,专科(高职)录取批次为专科第三批次。
其他省份的录取批次具体请参照生源省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目录。
第十六条 学校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
预留计划用于生源质量调控及解决考生专业服从调剂而需要增加的计划等问题。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招生录取严格遵守教育部、省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
第十八条 在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在保证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具体录取标准,按照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美术类、音乐类等)、高职“3+证书”类分类录取。
第十九条 根据生源情况确定投档比例,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0%-120%以内,学校视生源情况在此比例内作适当调整。
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可根据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及生源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
第二十条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我校投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依据考生分数及专业志愿择优录取。
已投档至我校的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在政审、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不退档。
第二十一条 普通高考专业录取按“专业志愿优先”原则。
根据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第一专业志愿额满的情况下,按考生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依次类推。
考生总分相同时,按高考总分排位前者优先录取。
第二十二条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总成绩并兼顾单科成绩,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的专业录取。
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二十三条 在广东省,我校美术类专业分档时对投出档案考生按照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的40%、术科成绩的60%计算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二十四条 外语语种要求:语种不限。
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二十五条 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在各省份执行各省招生办公布的加分项目及分值。
加分分值适用于投档及专业分档。
第二十六条 在广东省,报考我校文科类、理科类第二批本科层次专业的考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两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
在广东省,报考我校文科类、理科类第三批专科层次专业的考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均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及其以上等级。
第二十七条 在广东省,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至少有两门达到D级及其以上等级。
第六章 录取体检标准 第二十八条 我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
2018年起广东高考一本二本确定合并录取了吗?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2018年起,一本、二本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录取。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已于近日印发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合并录取批次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有利于考生更理性选择心仪学校和专业,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率”。
六大改革亮点逐个数1.合并本科录取批次2018年起,将原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批次调整合并后,本科和专科录取批次均设置一个平行志愿组,15个院校志愿数,即院校志愿数设A、B、C、D、E、F、G、H、I、J、K、L、M、N、O共15个,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2.平行志愿成大趋势2018年起,将现各批次艺术(含音乐、美术,下同)、体育类统考专业的投档,从传统梯度志愿投档模式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 A、B、C、D、E、F 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与此同时,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录取设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两个批次,每个批次设置一个院校志愿组。
本科批次设A、B、C 3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专科批次设A、B、C、D、E、F 6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本专科批次每所院校均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3.部分专业“中职升本科” 在职业教育方面,《通知》明确,省内各高职院校安排本校不低于上年度总招生计划35%的招生计划,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成绩总分作为录取依据,安排在2018年春季进行,实行统一填报志愿、统一组织录取。
院校志愿数从2017年的1个院校志愿+9个院校平行志愿的方式调整为一个平行志愿组,设置6个院校志愿数,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不服从调剂专业志愿。
同时,深化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招生改革。
2018年起,选择10所左右的高职院校,安排部分专业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在中考改革试点市开展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五年一贯制”招生录取改革试点。
《通知》要求规范和完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2018年起,逐步搭建全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统一报名、测试和录取平台。
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均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考核方式,并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通知》明确,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
2018年起,安排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专业进行“中职升本科”的招生改革试点。
参加改革试点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部分应用性强、职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如艺术、护理、学前教育、职教师资等),2018年安排本年度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通过“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技能测试等方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打通职业教育“中职升本科”成才通道,探索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4.术科统考机考机评 音乐术科统考笔试实行机考及美术术科统考部分科目实行计算机辅助评卷的改革。
2018年起,全省音乐术科统考将《乐理》及《视唱练耳》笔试部分改为计算机考试,科目名称为《练耳与乐理》,《视唱练耳》面试部分的考试内容、形式不变。
美术术科统考方面,除色彩科目外,素描和速写科目实行计算机辅助评卷,进一步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评卷时先将考生答卷录入计算机,然后通过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随机调由评卷专家进行评卷。
5.规范中外合作办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科类较多,收费普遍较高,一些专业的计划数较大,单独编设院校代码进行招生,在录取时出现了因生源不足造成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因此,《通知》明确2018年起,普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除经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对“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国际班”等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开展办学合作活动的项目不再单独编设院校代码进行招生,以上项目与本校普通专业按院校代码统一编排招生,招生计划统筹使用。
招生录取时,省招生办按院校科类招生计划进行投档,如院校整体生源充足,但“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国际班”生源不足时,剩余计划调整到其他专业使用,按录取原则录取投档考生。
报考单独编设院校代码的招生专业的考生,录取入学后不得转入非单独编码招生专业。
6.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2018年起,高考成绩公布时,高考个人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向各地市招办、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广东教育信息平台 无户口或无身份证号码的的学生如何录入
结合往年时间,汇总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如下:四川省:6月22日晚今年四川省的高考成绩放榜和分数段公布时间仍然是6月22日晚,各批次录取时间预计在7月4日至8月中旬。
可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北京市:6月23日中午北京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中午发布,学生可上网或电话查询,同时还将确定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今年高考的“一分一段”统计情况,方便考生根据成绩及分数段填报志愿。
考生可登录北京考试信息网查询。
安徽省:6月23日上午9点钟之后按照往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一般是在6月23日上午9点钟之后可以查询。
考生可通过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教育网、安徽教育资源网查询高考成绩。
吉林省:6月23日左右吉林省高考成绩公布的时间基本上与去年一样,在23日左右,同时公布录取分数线和一分段表,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预计在本月24日开始。
考生可在吉林教育信息网查询。
云南省:6月24日云南省《考生成绩报告单》计划于6月24日起陆续发放,“云南省招考频道”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将为考生提供免费查询成绩通道。
河北省:6月23日左右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安排,6月23日左右,考生可到所在中学或招办查询统考成绩。
为更好地为广大考生服务,提高普通高校招生信息发布速度,届时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将提供查询服务。
河南省:6月25日零时考生可登陆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网站、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查询。
山东省:6月25日前公布今年山东省的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前公布,考生可登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消息。
广东省:6月26日广东省高考成绩将于6月26日公布,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透露,今年高考录取率预期将会比去年有所上升。
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广西省:预计6月23日广西省教育考试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省各地组考工作管理规范严密,考场秩序良好,考试平稳顺利。
预计成绩查询时间为6月23日。
考生可登录广西招生考试网查询。
湖南省:6月26日湖南高考评卷工作于12日开始,6月26日公布高考成绩。
可在湖南招生信息考试港查询,招生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8月20日结束。
湖北省:6月23日6月23日向考生发放高考成绩,高考成绩采取两种方式发放:一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查询;二是通过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发至中学(报名点),由中学(报名点)通知考生。
福建省:6月24日前后预计6月24日前后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内蒙古:6月23日公布据了解,今年高考网上阅卷的时间为6月10日至22日,成绩将于6月23日公布。
查分的方式为:1、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免费查询高考成绩;辽宁省:预计6月24日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为使考生更快捷地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辽宁省招考办开通微信公众号“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考生可通过微信免费查询高考成绩、录取结果等信息。
同时,考生也可通过登陆“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或通过手机短信和拨打电话查询高考成绩。
重庆:6月24日6月24日起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或重庆招考信息网,凭报名号和准考证上的密码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天津市:6月24日预计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天津招考资讯网查询。
陕西省:6月25日从6月9日起,我省高考评卷工作全面展开,预计6月25日公布成绩。
考生可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
甘肃省:6月22日左右按照时间安排,6月10日将开始高考试卷的试评,6月18日左右评阅完全部试卷,6月22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
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青海:6月30日前6月9日全省考试结束以后,即进入阅卷登分工作程序,6月30日前发布成绩和招生计划,考生可登录青海招考信息网查询。
新疆:预计6月24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查询。
山西省:预计6月24日公布成绩,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查询。
黑龙江: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查询。
上海市:预计6月23日晚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在上海招考热线查询。
浙江省:预计6月23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江苏省: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江苏教育考试院查询。
江西省:预计6月24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查询。
海南省:预计6月23日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查询。
贵州省:预计6月24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贵州招生考试院查询。
宁夏:预计6月23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宁夏教育考试院查询。
西藏:预计6月26日左右可查询高考成绩,设置所有批次志愿统一在6月26日至7月1日填报。
考生可登录西藏教育网查询。
了解了出分时间,这段时间大家也不能闲着,我们还要抓紧时间为志愿填报做准备哦!
广东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有什么不同? 都是国家承认学历吗
广开放大学是全国六所开放大学。
目前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方面起步较早,是很多中专生升专科、本科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国家开放大学(英文: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学校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授予学士学位,由学校向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申请并获批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名称暂时保留,过渡时期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仍按原有关规定管理,国家开放大学挂牌以后新进入学习的学生,按照新政策执行。
广东开放大学 广东开放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直属,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可授予学士学位。
学校服务于广东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开放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11月的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2012年12月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是全国六所开放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开放大学分部。
目前开设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29个,在册学历教育学生18.6万人。
36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80多万人,为普及广东高等教育、提升全民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本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全国和广东省优秀教师17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8人。
同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领军人物,指导和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现有法律与行政管理学院、信息 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标准化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和直属学院5个学院,首批开设标准化工程、文化产业管理、法学(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信息安全4个本科专业。
发展历程 1978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 1978年11月,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 1979年2月6日,广东电大与中央电大同步举行首批学生开学典礼,在广州、佛山、江门三市及南海、三水、东莞、顺德、从化、花县7县收学员12599人; 1988年6月,广东省高教局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试办本科专业;同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企业经营管理2个本科专业,共计80人;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为“专升本”试点单位,同年招收法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各100名;同年广东电大开办“电大普通专科班”; 1999年,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与教育部批准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2009年11月,30周年校庆; 2010年11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由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组建广东开放大学,探索终身教育模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2011年3月,项目同时成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广东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 2012年12月26日教育部同意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学校代码为51315。
使命与目标 广东开放大学办学使命是,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广东开放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汇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终身教育,特色鲜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开放大学。
建设的具体目标,实现“六个一”: 一网:覆盖全省的数字化网络; 一台:广东省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一库:广东省终身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一行: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 一团队:网络教师团队; 一模式: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机构。
信息与工程学院。
法律与行政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与标准化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直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
广东科技师范学院评价如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弘扬“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并承担民族高等教育任务,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1998年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学院。
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院于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
办学条件:学院座落在广东省广州市,占地面积1580.66亩,共有5个校区,其中校本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白云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西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北校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南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71号。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12亿元,图书馆藏书约210万册。
建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
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有1个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数控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内容处理及其安全性技术),共建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制造物联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基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
建有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广东职业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移动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国际暨粤港澳合作平台(国际优质玻璃艺术资源高校共享平台建设)、1个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提升平台(数控技术及高端装备功能零部件实验室、岭南民族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民族发展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控技术及功能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职业教育师范技能训练中心等),有1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学科专业:现有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9个二级学科方向),1个独立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
2015年获批为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学院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
学院拥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有2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有4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2个国家级、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1个国家级、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1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有3门国家级、28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有1门国家级、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教研机构:设有计算机科学学院(含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教育学院、民族学院、音乐学院、汽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创新创业学院共20个二级学院,设有大学英语部、体育部共2个公共教学部。
设有民族研究所、高教职教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
举办1所独立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75人(校本专任教师104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7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人员874人)。
有60多位教师获“南粤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生情况:学校面向广东、广西、山西、山东、河南、云南、贵州、甘肃、安徽、江西、黑龙江、湖南、湖北、海南、四川、福建、辽宁、内蒙古、新疆等19个省、自治区招生。
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本专科、研究生)20519人,外国留学生258人(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165人)。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各类全日制学历教育毕业生77187人、成人教育毕业生71300人、培训各类非学历教育121815人,培训全国和全省职教师资51234人,培养国际留学生1946人。
教育基地: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朋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招生平台
标签:
相关推荐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长春大学网络教育平台网络教育学院招生网络教育本科有哪些专业国家成认的网络教育学校便宜点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本科 留学日本华工网络教育写作应用
标签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试题(1)教育孩子的一句话(1)中国教育史论文3000字(1)禹州市教育网(1)高唐教育信息网公示(1)家长教育观念(5)衢州市教育局招聘(1)江都新闻(1)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3)三门教育网(2)飞跃教育一对一多少钱(1)烟台教育教学信息化(1)武汉会计从业资格证(1)世界杯感人瞬间(1)中考跳绳评分标准2017(1)安全教育网平台登录(1)中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内容(1)好用的足球资讯app(1)青海省海晏县(1)你对教育行为(1)红星教育基地(1)哥大继续教育学院不好(1)上海学信教育(1)出彩人生什么意思(1)陕西省教育厅李兴旺(1)山东教育信息网官网(1)职业教育培养方向(1)北京市教育矫治局地址(1)2018医保缴费截止日期(1)人民政府(3)
- 上一篇: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有多少高考毕业生
- 下一篇:杭州高考后雅思速成培训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广东高考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