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间:2022年6月7日 - 2022年6月8日
祝各位考生,学业有成,考上理想的学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广东高考 > 正文
获取高考资料联系方式

2022年广东高考数学命题ppt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11-01分类:广东高考浏览:25评论:0


导读: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告别上一批2021年的高考数学生,今年又要重新出发,考虑到去年线上辅导遇到的同学高考复习的相对滞后,提升高度有限,今年我准备更早带“后进生们”提前介入2022...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告别上一批2021年的高考数学生,今年又要重新出发,考虑到去年线上辅导遇到的同学高考复习的相对滞后,提升高度有限,今年我准备更早带“后进生们”提前介入2022年的高考数学备战. (今天此贴只列出近三月的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现在到10月份/12月份(视个人学习情况,如有疑问,可咨询),打牢基础

你需要准备的东西:

教材!教材!教材!

2022年广东高考数学命题ppt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是6月中旬,相对还是算比较早的了,无论什么时候开启的复习,教材永远是复习大业开始的前30%工作和后20%,前30%的工作是指需要你重新把整个高中涉及的高考数学知识点给梳理起来;后20%则是8-10个月后,你到了自己的天花板,这个时候需要一点”慕然回首“的感觉,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便是从最基础的东西找提升。

教材到底怎么用?[1]

理解概念,熟悉推导。最基本的要能够对课本中的各种概念清晰表达,对各种定理、性质、公式的推导能烂熟于胸。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仅仅满足于记住概念,这其实是受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只是记住概念,在应付一些普通题目的时候自然可以畅行无阻,但是那些复杂的难一点的题目,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往往会回到课本概念上,如果不是对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对其中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没有深刻的体会,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无路可走的情况。切忌死记硬背,加强理解记忆。举个例子,比如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很多同学都觉得难记,有的干脆不记,好一点的死记,再好一点的记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但如果真正了解诱导公式的由来,其实不用记,脑子有三角函数定义,知道对称性,完全可以直接推导,并不比直接运用公式慢。书本的例题都是好题!都是好题!除了概念,教材上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可以再做一遍,对于课本的经典例题,一定要牢记于心,在他们当中蕴含的有些经典的思路也是可以”背“的哦!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学习速度也比较快的,可以把B组题也像例题的处理思路进行对待呢,以及章节后面的综合练习,这里面的题目尤其要重视。 记住一定要先自己做,不要看答案,做多了才能出真知!然后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了解课本涉及的知识是如何考查的,心中有数,增强备考针对性,同时为规范板书提供样板。

补充一下,一般这个时候为了加强学习深度与解题技巧,可以结合一本一轮复习资料进行巩固(不要买多,吃透一本即可)

第二阶段,专题强化,加强巩固

之后第二轮复习,会大量做专题,数列、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等等,这就属于强化拔高的内容 。这轮复习中,不只是做题这么简单,每一个专题都会包括一些常考的题型,要通过做题发现自己较薄弱的题型,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性的攻克。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大专题[2]。

(1)集合、函数与导数。

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每年高考中导数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况在客观题中考查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导数的计算属于容易题;二在解答题中的考查却有很高的综合性,并且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主要考查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等。

(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

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近几年高考中三角函数内容的难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一个解答题的题量,难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内容应用性较强,将解三角形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是今后命题的一个热点,我们可以关注。平面向量具有几何与代数形式的“双重性”,是一个重要的只是交汇点,它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都可以整合。

(3)数列。

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例如,主要是数列与方程、函数、不等式的结合,概率、向量、解析几何为点缀。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问题,而数列与不等式相关的大多是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

(4)立体几何。

此专题注重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理科)。

(5)解析几何。

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围、定点定值、对称问题是命题的主旋律。

近几年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具有两大特色:一是融“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为一体;二是向量关系的引入、三角变换的渗透和导数工具的使用。我们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要兼顾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强化训练,尤其是推理、运算变形能力的训练。

(6)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其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恒成立问题应用较为广泛,在函数与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的解答题中都会有所体现。

(7)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复数。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

此专题中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重点。

想要达到135+的同学这些题型必须全部掌握,想达到120+的同学则需掌握基础及中档的题型,对难题可尝试,但不宜过多花费时间。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不停地做习题,需要高度的自觉,自己独立完成所有作业或是抄袭敷衍老师会在最后的高考中有直观的体现。之后的第三轮复习就会慢慢开始接触高考卷了,平时的考试也会用高考卷。所以建议在第一轮复习之后就开始自己做高考卷,不要求能做对多少,但求熟悉高考的命题模式和常考题型。

上述就是大致的复习计划,从中可以看出,数学不仅仅是不停地做题,首先概念、公式、定理等等到要记,切忌在这些内容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就看是盲目做题,这样只是在浪费时间。在几轮复习中,最重要的是要跟紧老师的节奏,切忌脱离老师自己乱来。

对于自己比较薄弱的内容,可能会落后老师的复习节奏,一定不要在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之后还在自己补弱,补弱只能在自己完成老师的复习任务之后进行。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要认真听,听老师讲怎样避免一些易错点,这些都会在高考中化为最实际的分数。

第三阶段 实战训练 纠错补弱

1.前半段以综合训练、模拟训练为主,以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2.后半段进行查缺补漏,回归课本,进行实战演练和心理调节。

1.精做历年高考真题

历年的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考生可以购买历年各个省市的`高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

2.整理错题本

整理错题,建立错题库。一般的错误类型有:

①粗心导致错误,②思维与方法性错误,③知识性错 误等。

3.精选各地的模拟试题,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之所以选择各地试题,其一是为了熟悉各类题型,其二是历年高考都有各地考点轮回考的特点。此 外,最后还是以本省市的模拟题为主。

4.回归教材 再次对教材的例、习题、复习参考题重做一遍,要知道教材是高考命题的源泉。

这里也给出了后进生的提高方案,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复习的策略也就不同,也欢迎大家针对性咨询呢,我是线上辅导易老师,2022学子们加油!


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