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资料

为什么有些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这个问题要区分孩子的学业阶段。

小学阶段,但凡成绩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给力的家长。

为什么有些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这个阶段,孩子是要家长“推“着走的。

一年级,家长全程陪学;

这个过程,是家长洗脑的过程-丢掉原先自己的小学知识点,重新接受现在孩子在校接受教育时当下教师的思维方式。

保持自己和孩子在一个思维模式下对话。知己知彼。方可正确引导孩子建立学习习惯和方法。

整个低年级阶段,家长是绷的比较紧的,但是一定是内紧外松的。情绪是会传导的。家长轻松,孩子才可以放松,专注课业而不是担心自己的错误。

三年级开始,孩子露出“不服管”的迹象。

这是家长把学习的“主场”教给孩子的时候了。经过前面二年,孩子的习惯基本已经确立,小毛病基本得到修理。

理性的家长该试着把长臂慢慢收回来,每天的作业还要家长批改,孩子是否用心,作业会“出卖”他的。

再往上,青春期的萌动露脸了。

但是有前三年的积淀和成果,学习上面的事情,只要孩子不问,家长基本不管。

反正还是要批作业的。作业会告诉我,孩子在想什么。

很多的孩子,不论动机如何,一旦他持续几年占据了班级基本固定的排名,他会有学习的动力去继续稳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家长越来越问的少了,但是会常常光顾一下孩子的房间,巡视一下是否正常。

也会时不时跟老师搭个话,随意的聊点什么。

貌似孩子的地盘孩子做主了。

与此相反,喋喋不休一直不松手的管束孩子学习、时间安排的家长,会让孩子逐渐放弃自我管理-反正自己说了不算,反正不管有什么事情,总有人替他安排好。

他只需要拿个好成绩回来就交差了。

这样的孩子,内心缺乏学习的源动力,畏惧家长,不会自我管理。

如果成绩偶有差池,会遭到家长强烈谴责。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也会缺乏自信。

表现在学习成绩上,就是孩子很努力的学,但是成绩不理想。父母很焦虑。

为什么有些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中学阶段,习惯好成绩的孩子还会努力学习;内在苏醒的孩子,所向披靡。

这个阶段,很多家长有心无力了。

学习上面,能提供答疑解惑的家长越来越少了。看孩子的书,都感觉吃力了。

唯一能做的,或者放手,或者徒劳的盯着孩子每天的学习。

考好考不好,家长面对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孩子,那些长得比爸妈高、比爸妈壮的孩子,

能怎样?

我上初中的时候,前半部分学习很差,真的很差;初二下半学期,某一天突然脑筋清爽,就像突然开眼了一样;凶猛发力。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考上了高中;在所有女生理科成绩走下坡路的高中,我逐年上行。

毫无悬念的考上了大学,现在的985院校。

当时我家里没人管我。我爸妈忙着工作,还要照管我们三个孩子。哪有空去管学习。

不过,即便管也不一定管得了。

所以,不能一刀切的去看家长管还是不管的问题,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不同,每个父母不同。

看懂自己的孩子,理性的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多的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奠定。

对于父母,该管的时候管,该放的时候,假装放手。

那颗爱子之心,如何也是放不开的。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